血糖多少才算糖尿病

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诊断糖尿病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包括遗传、环境、生理等多方面因素。
1、遗传因素在糖尿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家族中有糖尿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可能与多个基因突变有关。建议有家族史的人群定期监测血糖,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
2、环境因素对糖尿病的影响不容忽视。高热量、高脂肪饮食和缺乏运动是重要诱因。长期摄入过多糖分和饱和脂肪酸,以及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都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血糖升高。减少精制糖摄入,增加全谷物和蔬菜比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
3、生理因素如肥胖、妊娠、老龄化等也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随着体重增加,脂肪组织分泌的激素可能干扰胰岛素作用。中老年人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容易发生血糖调节异常。建议保持健康体重,女性妊娠期注意监测血糖,中老年人定期检查血糖水平。
4、外伤和感染可能诱发糖尿病。严重创伤或感染可能导致应激性高血糖,长期卧床也可能加重胰岛素抵抗。及时处理伤口,控制感染,适度活动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
5、某些疾病可能诱发或加重糖尿病。胰腺疾病、内分泌疾病、肝脏疾病等都可能影响血糖代谢。对于已有慢性疾病患者,需密切监测血糖,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方面,可以选择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胰岛素等。饮食方面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蕨菜等,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运动方面推荐快走、游泳、瑜伽等活动。
定期监测血糖,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必要时就医治疗是管理糖尿病的关键。建议糖尿病患者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