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排异肝功能异常

出现肝脏排异和肝功能异常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全面评估和治疗。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一旦移植后出现免疫排异反应,可能导致运行障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肝脏排异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免疫学并发症,简单来说,人体免疫系统将移植的肝脏视为“外来入侵者”,进而试图攻击它。根据发生时间,排异反应可分为急性排异和慢性排异。肝功能异常往往是排异的信号之一,表现为转氨酶水平升高、胆红素增高等指标变化,同时患者还可能感到疲乏无力、黄疸、食欲减退等。
急性排异一般发生在术后几周内,伴随明显的炎症反应。此时会通过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控制免疫反应,帮助新肝脏与身体“和平共处”。而慢性排异则是一种渐进的过程,涉及肝脏纤维化甚至损伤功能结构。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导致肝硬化或移植肝失效。肝功能异常不一定全是排异引起,有时可能与感染、药物毒性等有关,需要综合分析。
为了减少肝脏排异和肝功能异常的风险,医生通常会开具免疫抑制药物并定期监测用药情况,患者需要严格遵医嘱。平时需要做好防感冒、防感染等预防措施,避免熬夜和大量饮酒,保证饮食均衡,多摄入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定期复查肝功能指标,关注身体对药物的反应是恢复健康的关键。如果出现明显不适或检查结果提示肝功能异常,应立即就医以便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