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怎么预防肺结核复发

发布时间:2019-11-1870774次浏览

肺结核是现在很多人会出现的一种疾病,它是慢性感染性疾病里面的一种,想要预防肺结核复发,那么就需要注意好好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定期复查,及时戒烟戒酒,适当进行运动,这样可以达到的预防效果就非常好。

肺结核疾病出现以后容易让患者出现很多不舒服的症状,在疾病治疗结束以后也需要好好的保养,否则就很容易让疾病再次复发,做好预防肺结核复发的措施就相当重要。那么,怎么预防肺结核再次复发?
  1、补充营养
  想要预防肺结核复发好好补充营养物质就非常重要,平时我们都需要通过营养的补充来提高身体抵抗能力,食物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多吃容易消化以及清淡的食物,而且还应该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总是情绪很低落,夫妻生活要有节制,还要有良好的睡眠质量,这样都可以让免疫力变得更好。
  2、定期复查
  想要预防肺结核复发定期复查也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呼吸道出现感染的情况,而且当其他疾病出现的时候,不要使用激素类药物,想要让免疫力增强的药物种类还是非常多的,像灵芝胶囊,胸腺肽等都可以按照医生的规定来适当的使用,这样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3、及时戒烟戒酒
  想要预防肺结核复发及时戒烟戒酒也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清洁工作,不要总是处在抽烟的环境中,或者是空气不好的环境当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营养,这样才可以让心理更加健康,也能避免疾病再次复发。
  4、适当运动
  想要预防肺结核复发适当进行运动也很重要,要在比较阴凉以及空气清新的地方散步,可以练习健身操或者是打太极拳,像剧烈的运动是不适合的,容易对肺组织造成损害,也容易对身体造成刺激,体质比较差的人一定要好好的静养,看看电视或者是听听广播,听听音乐,这样才会更好。

相关推荐

03:09
肺部纤维增殖灶是什么意思
肺部纤维增殖灶是发现肺部有占位性病变,是对肺部出现形态的病理性描述。肺部纤维增殖灶常见于肺结核恢复期复查时所出现的影像学的表现,出现纤维增殖灶说明患者感染过肺结核,但是已经经过治疗,肺部修复过程中出现的这种情况,多数是良性的。患者不会感觉到身体的不适,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肺部感染过的疾病的患者,要注意定期复查,了解身体恢复的状况,同时生活中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去抽烟、饮酒,情绪上不要过于激动等,还要避免接触污染的环境。
肺结核皮试结果怎么看
肺结核皮试也称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一般在前臂皮内注射,72小时后观察注射部位皮肤硬结直径。直径为5-9mm为弱阳性;10-19mm为阳性反应,提示结核菌感染;而当皮肤硬结直径>20mm或
语音时长 01:23

2021-03-08

84774次收听

肺结核的常见知识
很多的疾病因为发病的因素不同就会产生一些不同的类型,就拿肺结核来说吧,这种疾病的发生,让很多的患者感到慌乱,专家说一般该病又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肺结核的常见知识,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空洞型肺结核与肺癌的区别
空洞型肺结核与肺癌的区别有:1、传染性。空洞型肺结核可能有一定的传染性。肺癌一般不会传染。2、疾病性质。空洞型肺结核属于呼吸系统的传染性疾病。肺癌属于肺部恶性肿瘤。3、治疗药物。空洞型肺结核一般使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肺癌一般使用专用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或者使用化疗,放疗等方式进行治疗。4、病因不同。空洞型肺结核和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有关。吸烟,长期接触致癌物等,是肺癌的危险因素。5、诊断方法不同。如果想确诊空洞型肺结核,可以进行痰培养等检查。如果想确诊肺癌,可以进行胸部CT等检查。
语音时长 01:18

2020-11-26

61323次收听

肺结核病人适合做什么锻炼
肺结核病人适合做什么运动?对于肺结核这种疾病,一旦被发现就要及时的检查治疗,不少人都是因为耽误了治疗的时间导致了生命的终结,在治疗的期间还需要适当的运动才行,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肺结核病人适合做什么运动吧!
肺结核的临床检查方法
如果对肺结核有一些认识的话,就应该知道此病是一种具有传染性质的疾病,并且一些肺结核患者入院之后,需要在隔离病房治疗观察,肺结核患者需要做一系列的检查,那么肺结核的临床检查方法有什么呢,下面就是有关的详细介绍。
肺结核患者该如何治疗
肺结核的患者应该积极的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应该对症,如果是原发性肺结核,就要抗结核治疗,如果是浸润型肺结核就具备传染性,治疗上最好是抗结核疗程会比较好,还是要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治疗方案。
空洞性肺结核能活多久
空洞性肺结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是结核病中较为严重的疾病,但是经过及时的之后,大部分患者都是可以恢复的,所以对于患者的寿命时间是与正常人一样的,患者不必过于担心,只要积极的配合治疗就好。
耐多药结核病可以治愈吗
经过治疗后耐多药肺结核可以治愈,制定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方案,要根据患者用药史,尽量用药敏实验结果来指导用药,我国是耐多药肺结核的高发国之一,一旦确诊为肺结核,应当遵循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的治疗方案积极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同时降低耐药结核发生的几率,积极进行药敏实验,一旦发现耐药肺结核,要及时合理的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是耐药结核病的一种,指结核患者至少对包括异烟肼和利福平两种主要抗结核药物或两种以上药物产生耐药的结核病,必须要有痰结核菌药敏实验才能确诊,是严重的结核病耐药类型。据估计全球耐多药肺结核大约有100多万例,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的治愈力低,死亡率高,治疗时间长,治疗费用昂贵,传染的危害性更大。
语音时长 01:32

2020-02-10

58999次收听

02:05
肺结核复发的症状是什么
肺结核的复发症状与原发症状相似,比如乏力、身体消瘦、夜间盗汗、月经失调,以及一些呼吸系统症状。发热是以午后低热为主,体温大多数在三十七度到三十八度,结核以这种肺结核多见,还有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咳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患者出现这类症状后需要及时的去医院就诊,做一些相应的检查,这种情况有可能在既往病变的基础上出现了新发的病变。
01:55
肺结核病人吃什么好
肺结核病人的饮食,我们一般认为以这种清淡、高蛋白饮食为主。因为对患者来说,是一个消耗状态,所以我们以高蛋白、能量高的这种食物为主要的进食对象。另外一方面,我们在中医的角度来说,结核病人他是以这种阴虚为主,所以我们一般会推荐患者服用一些有养阴作用的药物,比如说百合、银耳这些。同时合并有咳嗽的症状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推荐患者吃一些比如琵琶、梨等,这些对患者的这种症状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同时,我们要避免吃一些这种有发散作用,这些东西对这种肺结核的患者可能不一定能产生有利的作用。
01:55
肺结核怎么治疗
肺结核的主要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临床上常用的针对肺结核的药物有很多种,可以选用不同类型的药物联合治疗,治疗周期大概是一般是在六个月左右。常用的药物有利福平、利福喷丁、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也可以使用喹诺酮类的药物,比如说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联合配合,能够起到有效的控制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患者也可以合并使用一些中药制剂,可以起到增效解毒的作用。
肺结核是怎么传染的
肺结核首先需要有传染源,患者的痰液里有结核分枝杆菌,飞沫传播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需要有易感人群,三个要素必备后,肺结核传播就成为可能。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排菌是结核传播的主要来源。由于结核分枝杆菌主要是随着痰排出体外而播散,因而痰里查出结核分枝杆菌的患者才有传染性,才是传染源。传染性的大小取决于痰内菌量的多少。飞沫传播是肺结核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排菌量越多,接触时间越长,危害越大。生活贫困、居住拥挤、营养不良等社会因素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结核病高发的原因。婴幼儿、老年人、艾滋病感染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者,都是结核病的易感人群;环境因素、机体抵抗能力、核杆菌的毒力以及排放的菌量都会影响是否发病。耐药的结核病不好医治,降低结核患者的治愈率,耐药患者还会成为重要传染源,所以对耐药的结核患者在努力医治的同时,更应该做好传染源的管理工作。结核病发现率低导致大量结核患者得不到及时、规范化治疗。流动人口的骤增和资金投入和管理不到以及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不足导致人群感染率升高。
语音时长 01:40

2019-10-17

51951次收听

肺结核会传染吗
肺结核是会传染。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中,属于乙类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未经治疗的排菌肺结核的传染性最大。化疗后患者痰中结核菌的数量会呈对数减少,结核菌的活力也会减弱或丧失。痰涂片阴性的肺结核患者传染性比菌阳肺结核小得多,但也有传染性。因为只有当痰液中的结核菌达到一定浓度才能用目前的手段检测出阳性结果,所以痰菌阴性并不等于痰中没有结核菌,菌阴肺结核也可以有传染性。人一旦感染结核,对健康的威胁是巨大的,因为它的传染性会让患者把病菌传染给其他人,造成极大危害性,所以对于肺结核应该引起重视。
语音时长 01:20

2019-09-04

57004次收听

01:58
肺结核需要隔离吗
肺结核是一种传染病,但并不是所有结核病人都具有传染性。结核病分为开放性和非开放性两种。开放性结核病人痰内含有结核杆菌,在咳嗽或打喷嚏会经由飞沫传染给他人。非开放性结核病人痰内没有结核杆菌。因此只有显微镜检查发现痰液中有结核菌的肺结核病人才有传染性。对于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是需要隔离,治疗期间最好与家人分室居住,分开吃饭,碗筷分开,每隔十天将碗筷放在水中煮沸且五分钟消毒一次。尽量做到少接触、不接触孩子。房屋注意开窗通气,说话、咳嗽时与健康人保持一定距离。